在执业医师考试中,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内容,也是执医考试的高频考点。它涉及到心脏的病理生理、临床表现、诊断及治疗等多个方面,是每位考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点。
心力衰竭隐藏着心脏功能衰退的复杂机制与临床表现。它不仅是医学考试的热点,更是临床实践中需要高度关注的疾病之一。心力衰竭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,随着人口老龄化,心力衰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。
概述
疾病定义: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。
特点:如上述所述,发病率高,临床表现多样,治疗复杂。
病因病机
冠心病已成为75岁以下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病因,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、最重要的诱因。其次心律失常和治疗不当也是心力衰竭的诱因。
疾病分类
根据心力衰竭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,如按照左心衰竭、右心衰竭、全心衰竭划分,或依据急性与慢性进行分类,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。
临床表现
症状:呼吸困难、乏力、液体潴留等。
体征:心脏扩大、第三心音、肺部啰音等。
辅助检查
实验室检查:BNP/NT-proBNP、电解质、肾功能等。
影像学检查:胸部X线、超声心动图、心脏磁共振等。
诊断
由于目前在心脏/心室功能或血流、压力、心腔直径或溶剂方面均无可靠的诊断心力衰竭的界定值,所以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。
诊断公式
★慢性左心衰=肺循环淤血表现(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、心源性哮喘等)+心界向左下扩大
★慢性右心衰=体循环淤血表现(低垂部位对称性水肿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)+心界向左扩大
★慢性全心衰=左、右心衰症状(原有的呼吸困难症状可好转)+心界向两侧扩大
★急性左心衰=急性肺水肿表现(突发严重呼吸困难、咳粉红色泡沫状痰等)
鉴别诊断
左心衰竭引起呼吸困难应与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相鉴别。心源性哮喘有时难以与支气管
量下降、夜尿增多哮喘相鉴别,但若患者咳粉红色泡沫样痰,则可诊断为心源性哮喘。
右心衰竭引起的水肿、腹水应与肾性水肿、心包疾病如缩窄性心包炎、肝硬化和内分泌疾病等相鉴别。
治疗
一般治疗:包括限制盐分摄入、监测体重等。
药物治疗:ACEI/ARB、β受体阻滞剂、利尿剂等。
手术治疗:心脏再同步化治疗、心脏移植等。
其他:心脏康复、心理支持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