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江苏某三甲医院内科医生表示:临床八年,本硕连读,正式从医院离职。原因是“科研没有成绩,治病救人又表现得像个小学生”。
临床八年制
被打上“水博”标签?
这不是个例,可以从社交媒体上看到,不少临床八年制出身的医生们放弃当医生了,这些最顶尖的医学精英们离开医院、离开临床。而他们离开的原因无外乎:用人单位不认可、当医生压力大。
临床八年制意味着什么?名校、复合培养、一贯制、就业抢手、高薪……曾经头顶高光的他们,为何如今被甲方市场打上“水博”标签。
上述离职的内科医生写到:我这个年龄需要学习、需要沉淀,根本不可能发挥出什么巨大能量,科室对我寄予厚望,我却毫无科研成绩,高薪引起同事的不满……这份工资拿得不安稳。
医院人事科怎么看?
对于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而言,什么样的教育背景,才是货真价实临床人才。
对此,山东菏泽某三级医院人事科一名主管负责人指出,八年制医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:
1、学业时间短,本是优势,但在就业市场上变成了劣势。八年制医生因科研时间不足,其论文数量和质量不如其他博士,临床能力也较弱。
2、真正的医学博士需经过5年本科、3年专硕和3年学博的严格培养,八年制看似节省时间,实则缺乏必要的科研训练。
3、自2019年起,八年制博士毕业后还需进行2-3年的规培,时间优势不再明显。
目前看来,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缺陷主要包括:
· 通识教育偏短,人文教育不足,博雅教育难以实现。
· 临床能力训练以基础技能为主,缺乏专科训练,与临床需求不符。
· 科研训练和时间不足,影响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。
如何得到科室器重?
医师的核心能力,就是临床能力。临床能力如何培训?通常临床能力不足普遍存在的4大思维问题:
1、逻辑思维缺陷,擅于分析、弱于综合。
2、缺少系统医学观,习惯于线性思维。
3、临床基本功欠扎实,过分依赖辅助检查。
4、临床思维和基础知识割裂。
上述种种问题,皆因没有掌握和不会运用临床思维方法。作为医生,极其需要通过对临床常见诊疗技术进行后天的系统训练与强化,在精炼临床知识的同时,强化临床思维。
圣云医学临床思维训练管理系统,以全真模拟临床问诊场景及人机互动教学方式,改变传统教学模式,严格按照临床实践指南及诊疗规范要求,与行业专家共同设计,减少人为主观所带来的干扰。统一教学标准,提升教学水平。
系统通过上千个SP病人及临床病例为学员提供训练,1000+病例由行业专家构建,覆盖内、外、妇儿、口腔科、皮肤科、肿瘤科等科室的教学病例,通过预设训练病人问诊、体查、辅查等的诊疗依据项,训练完成后根据诊断公式自动生成评估结果,快速提升临床思维的学习效率,弥补临床教学病例不足。现面向全国诚招代理,欢迎志同道合的同仁志士,共同参与到医学教育生态重塑中!